定期子頸防癌抹片是防範子頸癌發生 的特效藥。根據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針對基隆地區婦女的子宮頸癌篩檢研究結果顯示,子宮頸抹片對細胞高階病變的檢出率高達87.5%。亦即,絕大多數的子 宮頸癌,在未發病以前,就能被子宮頸抹片「揪」出來。這種癌化前的子宮頸病變,只須局部的「子宮頸錐狀切除」,不需切除子宮,就能將病灶完全消除,很少有 復發的機會。因此,專家們對子宮頸癌的防治,大都極力鼓吹子宮頸抹片檢查的重要。

  為了讓子宮頸抹片的結果能客觀準確,世界上大多數國 家的婦癌專家都採用一種新的通用系統「比賽大」(Bethesda system) 來報告抹片的結果。中央健康保險局結合了各單位的婦癌專家們,制定了一套實用且符合時代潮流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報告單,訂定了18個數字碼,每個數碼代表特 定的子宮頸細胞變化。

  社會大眾對這子宮頸抹片檢查報告單上的的18個數字碼與子宮頸癌的四個期別,以及癌前細胞組織病變的3個級層, 經常弄不清楚。常常發生把抹片報告的數碼誤解為子宮頸癌的期別,而造成心理恐慌。例如,當患者被告知「妳的抹片結果為3」,可能會誤認為得了子宮頸癌第三 期,或子宮頸細胞病變第三級,其實這抹片報告單上的號碼3,指的是子宮頸細胞的發炎變化,與癌病無關。(表一) 又如當告知「妳的抹片結果為上皮細胞第2級病變,需要進一部切片檢查」,可能會被誤認為得到子宮頸癌第二期。這種數碼、級、期別造成的困擾,幾乎每天發生。因此,當妳被告知抹片報告時,最好能要求說明數碼代表的意義或看清楚報告單上的細胞病理的診斷病名。

   抹片細胞病理診斷是子宮頸疾病篩檢的結果,不能當作決定治療方法的依據。因此,異常的細胞病理診斷需要接受陰道鏡檢查。在陰道鏡檢查下,自可疑病灶處作 組織切片,切取約較芝麻大些的子宮頸組織。這切片的組織病理檢查結果,才能作為治療的依據。陰道鏡檢查切片的組織病理診斷,與抹片病理診斷腸有出入。這病 情的差異可能比抹片更為嚴重或較輕微。不同的細胞病理診斷其代表的臨床意義不同外,尤其是非典型細胞病變的診斷,有可能是侵犯性子宮頸癌的警訊。(表二) 子宮頸病變篩檢與治療的常規流程為,抹片有問題加作陰道鏡檢查,若發現病灶再作病灶處的小切片。這切片報告若為癌前病變以上的,會建議患者接受進一部的治療。除非,陰道鏡檢查時,發現有明確的嚴重病灶。否則,醫師才會不經切片證實,直接對病灶治療。

  婦女自己若能將子宮頸抹片檢查報告所代表的的18個數碼,徹底弄個清楚。了解子宮頸抹片檢查報告的臨床意義,及其與子宮頸癌變的關係,將使妳的生活更健康更有自信。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婦女疾病及婦女養生
    全站熱搜

    み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